隨著海寧市“中醫藥進校園”活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開始對中醫藥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校標本館的參觀人數逐年遞增,來自校外的參觀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我校中醫藥標本館的對外接待場次,已由建館之初的一年1-2場,增加到一年5-6場。如此高的接待頻率使教師講解員的接待安排常常與教學安排出現沖突。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又能滿足對外的接待要求呢?藥劑專業的學生毛遂自薦:“不如讓我們來試試!” 培養學生講解員?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我校有藥劑、中藥兩個相關專業,都已經開設了中醫中藥的相關課程,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礎,需要錘煉的是講解詞和孩子們的現場表達能力。姚婷老師主動牽頭開展學生講解員的培訓工作。首先由各班推薦2~4名學生,在初步確定講解詞和參觀路線之后,姚婷老師帶著學生講解員熟悉場地和講解詞,師生們一邊參觀一邊試著講解。學生們紛紛坦言:“頭腦里知道這些中醫藥知識,但向人介紹時卻不知說什么、怎么說!“看,學生們切身體會到了知識輸入和輸出的不同,這對教學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呢。 本周五學生講解員們將迎來第一批參觀者,我們的學生講解員就要上線了,期待他們的表現吧! 

|